摘要: 開元通寶價格及圖片 唐高祖李淵在武德四年之時,下令鑄造標準錢幣,這種錢幣就是唐朝開元通寶。唐朝開元通寶大部分都是銅質的,少數為金銀制作。 唐“開元通寶”折十型一枚,包漿醇厚自然少見美品直徑:42mm,拍賣成交價格7475元。
開元通寶是唐朝的一枚古錢幣,如今,開元通寶在收藏市場里是具有收藏價值的,有些版本的開元通寶收藏價值還很高。這枚錢幣在早之前就有很多人關注,不過因為時間較長,不少泉友都覺得鑒定有點難度,所以轉而收藏明清錢幣。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唐朝開元通寶,看看唐朝開元通寶什么價、什么行情。
唐朝開元通寶的歷史
開元是李隆基在位時期的年號,而唐朝開元通寶卻是在李隆基之前鑄造的錢幣。唐朝成立初期,剛開始用的是隋朝時期流存下來的錢幣。而在隋朝之前,中國四分五裂,各地戰亂不斷,經濟也不統一,因而貨幣鑄造各地不同。到了隋朝時期,貨幣問題已經更加嚴重,民間交易和生活極為不便,因此,在唐朝建立之后,就必須要立即發行一種能夠穩定國家經濟的錢幣。
開元通寶價格及圖片
唐高祖李淵在武德四年之時,下令鑄造標準錢幣,這種錢幣就是唐朝開元通寶。唐朝開元通寶大部分都是銅質的,少數為金銀制作。后者多為皇親貴族所用,用于賞玩和收藏,因而鑄造量極少,市場價值也是極高。從最開始鑄造為起點,到北宋建立之后,唐朝開元通寶一直都有流通使用,也經常被鑄造,因此,唐朝開元通寶的存世量非常大,市場價格也不算太高。
開元通寶值多少錢
據了解,現在的開元通寶因為出土多所以價格極低,普通的唐朝開元通寶一般都是一塊錢一枚,中期的則是10元左右一枚。早期也有一些比較昂貴的,大概是數千元左右一枚,晚期的會昌開元通寶也高一點,是百元左右一枚。
唐“開元通寶”折十型一枚,包漿醇厚自然少見美品直徑:42mm,拍賣成交價格7475元。
唐“開元通寶”折十一枚。直徑41mm,厚2mm。美品,少見。拍賣成交價格5520元。
此外愛藏網不單單只拍賣此產品,還有其他更多的藏品也在此APP上出售,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
開元通寶設計精美,它的使用時間也是很長的。 這樣就出現了第二種說法,改說法認為開元通寶背一有可能是起到一個區分標記的作用,表明了這類型的錢幣是在哪個地區、哪個分局鑄造的,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起到防偽標識的作用,避免在民間出現的一些人工假幣。
不過喜歡收藏開元通寶的朋友需要注意,現在市場上也有些開元通寶是造假的,并不是真的開元通寶,這個就需要我們學會鑒別了。當銅被氧化之后,可以將真正的開元通寶仍在地上,此時會聽到一種暗啞低沉的聲音,而假冒偽劣的古錢幣則是會發出清脆的聲音。
開元通寶,當時的市場價格已經達到800萬元。開元通寶,市場的價格為173萬元。開元通寶折十,市場的價格為150萬元,其實這之間的價格真的有著明顯的區別,要想真正的達到收藏的效果,也必須要了解相應的知識。
開元通寶錢直徑八分,重二株,積十錢為一兩,千錢重六斤四兩。 開元通寶的價值 開元通寶以其大小輕重適中、名稱形制合宜等,對我國幣制的革新有深遠的影響。對于普通版的開元通寶可能只值幾十元,但是也有一些畢竟特別的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是唐朝統治286年中的主要流通貨幣,而且影響了中國1000多年錢幣的形制、錢文模式和十進位衡法。開元通寶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數開元背有甲痕。錢徑24毫米至25毫米,穿徑7毫米,廓寬2毫米,重約4.5克。“甬”部上筆開口較扁,整個字體顯得比前期瘦長。
除了唐代外,白建群說,背后有星月標記的錢幣還出現在北宋時代。據悉,在北宋,近30種年號錢中至少有5—6種有背星月,也有上、下、左、右星的版別之分,同時還有背“元”、“二”、“三”、“四”、“五”至“十二”字樣,這代表當時鑄造時期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