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2年11月16日,紀念了郭沫若同志誕辰90周年,該郵票共有兩幅圖畫,分別從兩個不同的層面來描寫了郭沫若生活當中的精神面貌,從圖中可以看出郭沫若面目清秀嚴峻,堅定的眼神給人一種自信溫和的感受。
1982.11.16。影寫版。P11.5*11。 30mm*40mm。 50(10*5)。[G]。
李印清。北京郵票廠。
2-1為“郭沫若頭像”。
2-2為“郭沫若在工作”。郵票下邊框有一對鳳凰。郭沫若的詩集《女神》里有一首長詩《鳳凰涅盤》,詩中借用佛學中生死不斷循環,不斷升華的觀念,寫一對鳳凰銜草自焚,求得自身的新生與完美。鳳凰,是郭沫若對祖國的美好比喻,也是郭沫若理想的象征。
郭沫若(1892—1978),中國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1892年11月6日生于四川樂山縣沙灣鎮。原名郭開貞,后改名郭沫若。4歲半入家塾讀書,18歲中學畢業。1914年赴日本留學,回國后從事文藝運動。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五四”時期,積極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活動。192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女神》,并與郁達夫、成仿吾等組織“創造社”。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并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旅居日本,抗日戰爭開始,回國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49年后,歷任全國文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等職。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生平著述很多。1978年6月12日病逝北京。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2年11月16日,紀念了郭沫若同志誕辰90周年,該郵票共有兩幅圖畫,分別從兩個不同的層面來描寫了郭沫若生活當中的精神面貌,從圖中可以看出郭沫若面目清秀嚴峻,堅定的眼神給人一種自信溫和的感受。郭沫若是我國杰出的作家詩人以及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等等,他為我國近現代事業所做出來的一系列貢獻都是非常巨大的,同時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生平還有很多的著作對于后世的影響也非常大,在我國早期時候他參加了各種革命性的戰斗,為新中國的建立以及社會的改革發展也作出了重要的影響,這套郵票的發行很好地為一代偉人作出了紀念。
1981.5.17,影寫版。1968年,該聯盟第二十三屆行政理事會作出決定,將其成立日——5月17日定為“世界電信日”。從第二年起,每年5月17日,各會員國均開展紀念活動。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1年5月17日,表達的是世界電信日―電信與衛生。
4-1為“周恩來像”。 4-2為“光輝的榜樣”。畫面是周恩來在1975年1月13日抱病在四屆“人大”上作報告的情景。這個報告重申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畫面為周恩來接見大慶模范王進喜的情景。
1981.5.9,影雕套印。 “傳郵萬里,國脈所系”為周恩來1940年5月9日給林卓吾的題詞。題詞強調了郵政通訊在國計民生中的重大意義,指出郵政事業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命脈。郵票以周恩來的題詞手跡為主體,白底黑字,對比明顯,簡潔莊重。
1979.8.25,影寫版,P11*11.5。 小型張規格:140*78mm。 郵票圖案為“萬里長城·山海關”。在用色上,長城色淺灰,顯出其年代久遠,山海關莊重、雄偉,畫面顯示出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的雄姿。里喬內國際郵票博覽會的組織委員會同中國保持著十分友好的關系。
3-1為“摒絕仕途,矢志遠游”。徐霞客身著紅袍,夾著竹杖,身背斗笠,腰系葫蘆,立于寒風秋葉之中,一副行將遠游的模樣,表現出他飄然一身,不求功名富貴,立志遠游山河的胸襟。展現的是徐霞客登頂觀望、怡然自樂的情景。
這套《體操運動》特種郵票,6幅圖案均為競技體操項目。為紀念中國體操運動取得的成績,郵電部特發行此套郵票。自從中國有了體操之后,它就在中國開始快速的發展,曾經在眾多的體育賽事中摘金奪銀。為了紀念體操在中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