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1為“摒絕仕途,矢志遠游”。徐霞客身著紅袍,夾著竹杖,身背斗笠,腰系葫蘆,立于寒風秋葉之中,一副行將遠游的模樣,表現出他飄然一身,不求功名富貴,立志遠游山河的胸襟。展現的是徐霞客登頂觀望、怡然自樂的情景。
1987.2.20。影寫版。P11.5。 31mm*57.75mm。 30(10*3)。[G]。
高云。北京郵票廠。
3-1為“摒絕仕途,矢志遠游”。徐霞客身著紅袍,夾著竹杖,身背斗笠,腰系葫蘆,立于寒風秋葉之中,一副行將遠游的模樣,表現出他飄然一身,不求功名富貴,立志遠游山河的胸襟。畫面的章法聚散有致, 刷色濃郁蒼勁,象是一個特寫鏡頭。
3-2為“巖棲穴處,排日記程”。表現的是徐霞客在溶洞中借助松明火把揮筆撰寫游記的情景。在郵票上描繪巖洞內的情景,還不多見。要處理得既不陰暗,又能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尤其不易。設計者采取從洞里向洞外看的角度,較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尤其鐘乳石柱,把人物“一分為二”,這大膽的一筆帶來了非同一般的藝術效果。
3-3為“登必至極,窮途不憂”。展現的是徐霞客登頂觀望、怡然自樂的情景。畫面以奇峰怪石置于上、徐霞客居于下,并用浮云虛去腳下山峰的輪廓,造成了 大自然的深遠、遼闊的意境,又表現了徐霞客超凡脫俗, 飄然若仙的風采。
這套郵票分開來看各具特色,而在大構圖上,用兩道豎線框住了畫面的左右,并把文字置于圖上,使之成為全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體現了中國畫中傳統的立 軸畫格局。在創作手法上,畫家運用中國畫中工筆重彩的表現手法,用筆細膩,色彩明麗,使郵票顯得古樸典雅,莊重大方。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7年2月20日,紀念了明代地理學家、旅游家徐霞客誕生400周年,該郵票共有三幅圖畫分別以3個不同的主題特色展現出了徐霞客的精神面貌,從圖中可以看出畫面頗具中國古典特色同時運用了中國畫中工筆重彩的表現手法,很好地給人們展現出了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族藝術文化內涵。徐霞客是中國明代杰出的地理學家在早年的時候博覽群書并且親自探索大自然的奧妙,對于我國當時地貌和水文方面的描述非常詳細,同時也將我國當時西南地區石灰巖地貌特征也記載到了他的游記中,他所做出來的一系列貢獻對于我國地理文學方面的事業發展都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郵票規格:30×40毫米 齒孔度數:11.5×11度。整張枚數:50枚 版別:影雕?! ∵@套郵票選取了八種先秦貨幣。
投資分析:眾所周知,中國有十三億人口,并且這個數量還在日益增加,對地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嚴重制約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3年3月14日今天了馬克思逝世100周年,該郵票共有兩幅圖畫分別為馬克思思想以及馬克思在演講的場景,從圖中可以看出馬克思堅定的表情以及筆直的身影,展現出了一代革命家的偉大風范。
本套郵票共1枚,為“中國婦女”。票面的中心人物,是八十年代的新中國女性形象?! ?983年9月,中國婦女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枚郵票的發行不僅很好的紀念了中國婦女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同時也展現出了新時代女性的特征。
其中藍色水珠代表潔凈衛生的水;十個水珠代表十年計劃,十個水珠構成一個大水滴又代表了積少成多,匯流成海;水滴的灑散象征十年活動向全世界所提供的服務;橄欖枝象征人類和平及聯合國對十年活動的支持。
本套郵票共1枚,為“教師節”?! ∵@枚郵票發行于1986年9月10日,9月10日為我國現代傳統的教師節,同時這套郵票也是為了紀念教師節而發行,該郵票的主圖化為黑板以及講臺和鮮花組成很好的突出了教師節的主題同時也寓意著教師這個崗位的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