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勾咸楷書大曲蘇約有二十余枚存世,其版式又可細分數種。另有相對應的小字五十,堪稱蘇五十樣錢一對“姐妹花”。多譜均有著錄,其存世量目前所知不足20枚。
清末以來,由于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戰爭等影響,清政府出現大規模財政危機,軍餉嚴重不足,銅材奇缺,無奈之下,咸豐三年底清廷戶部下令各省鑄造計值大錢。面值由當十直至當千不等。作為江南第一大錢局的寶蘇局于咸豐四年初開鑄當五十、當百面值大錢,至咸豐五年停鑄,鑄行時間短短一年多,卻鑄造了可觀數量的大錢。
寶蘇局當五十大量鑄行,可考其行用錢并非于蘇州總局(南局)鑄造,而是在蘇北淮安清江浦分局(北局)鑄造。蘇州南局僅鑄造了數種當五十面值的呈樣錢和試樣錢。縱觀寶蘇局各計值大錢的樣錢,當五十這個面值的樣錢品種最多,變化最大,鑄造最精。這批留存下的呈樣及試樣錢是寶蘇局錢幣研究的珍貴資料,同時也是寶蘇局錢幣收藏的精華所在。本文下面來例舉其最具特色的一些大樣錢。
咸豐重寶部頒式試樣,顧名思義,部頒樣錢即指清代國家授權戶部寶泉局鑄造標準錢幣式樣,代表國家頒發給地方鑄錢局,也包括工部寶源局。戶部代表中央下發地方局的標準“樣錢”,就是“部頒樣錢”。寶蘇局的部頒式樣錢文字大致仿效中央局,少了蘇局的秀美多了京局的管閣。直徑大而厚重,等同甚至大于一枚當百錢,所以既便是初級玩家也可一眼辯識。蘇局部頒式錢幣僅鑄行了當十、當五十兩種計值,都由蘇州(南局)鑄造發行,當十大量鑄造參與流通,當五十者僅鑄造了極少量的試樣。
咸豐重寶勾咸楷書大曲蘇試樣,“大曲蘇”是其最為顯著特征,所謂“大曲蘇”是特指滿文“蘇”字一筆而成豎筆處彎曲如駝背,所以又有“一筆蘇”、“駝背蘇”等稱呼。“大曲蘇”當五十樣錢存世極罕卻有著豐富版式,“十大樣錢”中占據四席。此版當五十為蘇州(南局)試鑄,同系列的當十“大曲蘇”有行用版式流通。勾咸楷書大曲蘇約有二十余枚存世,其版式又可細分數種。勾咸大曲蘇試樣文字筆法蒼勁,鑄工銅質精良,歷為寶蘇錢幣愛好者所追崇。
咸豐重寶行楷書長滿文樣錢,這版俗稱“長滿文”緣于其滿文狹長,滿文蘇一筆而成。錢文飄逸俊秀,制作工整,錢緣較寬,或為蘇州局進呈樣錢。行楷書長滿文當五十樣錢約有20枚左右存世。
咸豐重寶寬緣缶寶大字五十樣錢,此版俗稱“缶寶大五十”因其寶字從缶,“五十”兩字較大。另有相對應的小字五十,堪稱蘇五十樣錢一對“姐妹花”。缶寶大五十樣錢所見均砂性較重,文字俊秀利落,早在清末即受古泉藏家所珍愛。多譜均有著錄,其存世量目前所知不足20枚。
咸豐重寶寬緣小字爾寶樣錢,此版錢緣特寬,寶字從爾,型制與缶寶小字類似。寬緣爾寶是當五十樣錢中的老牌名譽品種,馬定祥先生曾總結過“寶蘇咸豐當五十小字樣錢爾寶少于缶寶”。這品樣錢深受藏家珍愛,集藏難度卻很大。存世所知六、七枚,因認知度較廣,早入藏家囊中。
咸豐重寶當五十這枚貨幣的造型可以說是十分別致的,出現的種類數量及其繁多。關于咸豐重寶當五十具體價格,還要看是哪個局鑄造,看錢幣的品相,看錢幣的版別。
古幣咸豐重寶是一種造型很是多樣的古幣。據悉,根據咸豐重寶的類型以及被問到不同,其價格也會有所變化。古幣咸豐重寶還具有很高的歷史意義。
咸豐時期有通寶、重寶和元寶三種,其中重寶可以分為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五十為重寶。上述的幾個咸豐重寶當十錢最有收藏價值,不過通常只會見于拍賣會,在普通的錢幣市場上難得一見。
今日我們要介紹的古錢幣便是一種銅錢,其名為咸豐重寶。這是因為咸豐重寶外表精美,字文峻秀,給人印象深刻,深受收藏愛好者喜愛。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咸豐重寶銅錢值多少錢吧。在市場上咸豐重寶鎮庫錢難得一見,在拍賣市場上偶爾會有它的蹤跡,而且成交的也非常少。
咸豐重寶大家都應該非常熟悉吧,當五十以下計值的叫咸豐重寶,高于五十計值的叫做咸豐無寶,小平錢稱為咸豐通寶,好多人對這個總是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