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繼推出“咸豐通寶”、“咸豐重寶”、“咸豐元寶”種類繁多的錢幣。因此形成咸豐通寶制錢精好者少 ,而偷工減料的多,大都質(zhì)劣而輕小,或形成鐵錢、鉛錢替代銅錢。并且,這枚寶泉局“咸豐元寶”雕母,未經(jīng)流通,品相上乘,近年罕見。
“咸豐”是清文宗的年號,咸豐年間正值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高潮期間。此時民怨沸騰,清政府為了茍延殘喘,在錢幣鑄行上大做文章,將財務危機轉(zhuǎn)嫁到老百姓身上。相繼推出“咸豐通寶”、“咸豐重寶”、“咸豐元寶”種類繁多的錢幣。
咸豐元年首要預備開鑄“咸豐通寶”制錢。由于鴉片戰(zhàn)爭、列強的掠取和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發(fā)作,錢局鍛造制錢已很難正常進行,許多省錢局實際上處于中止狀況,即便開鑄,也是偷工減料。因此形成咸豐通寶制錢精好者少 ,而偷工減料的多,大都質(zhì)劣而輕小,或形成鐵錢、鉛錢替代銅錢。
咸豐元年時,規(guī)則錢重一錢二分,至第二年,變?yōu)橐诲X,但詳細鑄行大多輕于規(guī)則分量。“咸豐通寶”面文有楷書等,背文滿文局名有:寶源、寶泉、寶河、寶德、寶東、寶伊、寶濟、寶晉、寶陜、包鞏、寶蘇、寶浙、寶昌、寶福、寶臺、寶武、寶南、寶廣、寶桂、寶川、寶云阿克蘇、寶黔,等二十四個局。
“咸豐通寶”、“咸豐重寶”、“咸豐元寶”怎么區(qū)分?
當五十及以下計值稱為“咸豐重寶”,高于當五十計值稱為“咸豐元寶”,以區(qū)別于小平錢“咸豐通寶”。
“咸豐元寶”版別有哪些?
咸豐朝寶泉局所鑄錢咸豐元寶有“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等五種面值。當時采用了銅鐵并鑄的形式,今天我們看到的這枚錢幣便是其中之一,錢幣色澤呈黃金色,銅質(zhì)精巧,形制規(guī)整,包漿老舊,咸豐元寶四字直讀,背穿上下當百,橫排滿文,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咸豐元寶價格怎么樣?
2013年11月24日,中國嘉德舉辦2013秋季郵品錢幣拍賣會。拍前備受關注的清代“‘咸豐元寶’背‘寶泉當五百’雕母”,以218.5萬元成交。這枚寶泉局“咸豐元寶”雕母銅質(zhì)精黃,錢面文字雕工精湛、字口深峻,如斧削刀切,錢文舒暢,富有神韻,著錄于馬定祥《咸豐泉匯》第155頁。并且,這枚寶泉局“咸豐元寶”雕母,未經(jīng)流通,品相上乘,近年罕見。
咸豐初期,清朝政府的稅入大約為白銀4000萬兩,支出約需白銀3600余萬兩,收入與支出相互抵銷尚有盈余。自太平天國革命爆發(fā)以后,清政府的財政危機急驟惡化。
進而還需審其體魄。咸豐元寶其直徑61毫米,重達165.83克。是故,其寶馬之軀,已然開門展現(xiàn)。 綜上所述,這枚寶川局咸豐元寶當五百試鑄樣錢,極為珍貴。總而言之,根據(jù)實物進行實證,其寶馬之相,決定了其真實性。
闡明咸豐大錢是在迫不可已的狀況下鑄行的。“咸豐重寶”始鑄當十大錢,繼而又開鑄當五十、當百和當百以上,并令全國各省敏捷鍛造推廣。寶泉局咸豐大錢版別較多,書體改變較雜亂,幣材有紅銅、黃銅、鐵、鉛等。
而清錢當中,又屬咸豐錢幣的收藏最為熱門。 像‘咸豐通寶’、‘咸豐重寶’、‘咸豐元寶’這樣的清錢,在錢幣收藏界非常有市場。 另外,由于古錢幣近年來逐漸受矚目,市面上成交量增大的同時贗品也層出不窮。
整體品相顯示,官爐嫡出,確屬寶源局之精工作品。同年十一月諭令各省推行鑄造大錢,并添鑄當百、當五百、當千錢三種;當千者重二兩,當五百者重一兩六錢,銅色紫,當百者重一兩四錢,銅色黃,皆磨濾精工,光澤如鏡,錢文定為咸豐元寶。
據(jù)資料記載:清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農(nóng)民起義發(fā)展迅猛,并在江蘇南京建都,此時清政府賴以鑄錢之用的滇銅,因道路阻斷而無法運進北京。 近期,深圳征集到一件咸豐元寶當千錢幣,此錢幣直徑13.8cm,重408g。此件咸豐元寶當千錢幣品相極佳,實物存世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