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宋貨幣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題錢文。徽宗早年繼承帝位,崇尚書法繪畫藝術,卻不善理國。御書錢錢文精美,鑄造技術高超,為歷朝之冠。
這枚“大”字一捺特別長的當十大觀通寶,錢徑40毫米,比普通當十大觀通寶38毫米略大;厚3毫米,比普通當十大觀通寶略厚;重18.2克,也比普通當十大觀通寶重一些;制作精致美觀,地章平整,面文和緣深峻。宋代錢幣在中國錢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今天人們觀賞、收藏的豐富寶藏。針對北宋錢幣而言,宋朝建立以后,在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鑄造了“宋元通寶”錢。因為在錢幣上直接鑄明了國號“宋”,所以被稱為“國號錢”。宋仁宗鑄造過“皇宋通寶”等。其中“皇宋通寶”品種較多,普品存世頗豐。1979年,北京密云縣的一個廢舊物資回收站,曾從回收的廢銅爛鐵中發現一枚國寶級的九疊篆文“皇宋通寶”。錢文疊迭,九曲八彎,如同皇帝印璽上的文字,觀賞性很強。
北宋貨幣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題錢文。宋代與歷朝有所不同,每換一種年號就開爐鑄新幣,若年號與寶文相重,則更鑄非年號錢。終宋三百年,通行以小平折二錢為主,其間也有大錢流通、錢幣的輪廓,尺寸都有一定標準。因此宋錢版別極多,歷代罕有,錢文除真、草、隸、篆,行外,還有便是北宋徽宗的“玉劃銀勾”瘦金體。
“風流天子出崇觀,鐵畫銀勾字字端。聞道蜀中銅貨少,任憑頑鐵買江山!”詩中傳述的便是北宋徽宗傳神的瘦金體。徽宗早年繼承帝位,崇尚書法繪畫藝術,卻不善理國。他自己則御書親題其中的崇寧通寶、大觀通寶,政和重寶,宣和通寶背陜等錢文。御書錢錢文精美,鑄造技術高超,為歷朝之冠。也因此受到了藏友的關注和喜愛,隨著時間的過去,越來越多人喜歡收藏,升值潛力會更大,收藏需求也會變大。
大觀通寶同樣是宋朝鑄造的錢幣,自然在收藏界中擁有一定的名望。大觀通寶據了解,因為時代過去的比較長久,能夠完整保留下來的數量是比較稀少的。隨著時間的往后推移,大觀通寶的價值就會越高,這個是顯而易見的。
大觀通寶折十現在的價格已經達到了1000元左右,就這樣的市場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發展的空間還有很大,只要大家保存完整,那么預計后期的收益就會繼續上漲。
筆者要介紹的這枚大觀通寶小平錢,就是一枚頗具特色的樣錢。在筆者所藏的逾百枚大觀小平錢中,與該錢錢文無一類似者,故視之為精品。
趙佶的書法初學黃庭堅,后自成一體,被稱為“瘦金體”。 此次拍賣的大觀通寶小平行書鐵母,錢文亦為徽宗手筆。5月15日聊天室拍賣中的這枚鐵母,是目前已知存世品中品相最佳的一枚。這與北宋經濟、技術的高度發達應該有密切關聯。
例如大觀通寶,如果在大家對沒有注意到大觀通寶的時候以低價格入手,之后等到大觀通寶價格上漲的時候售出,肯定會從中賺取不小的收益。一般品相好,存世數量少的大觀通寶,收藏價格肯定會很高。
大觀通寶外形精美,惹人憐愛,極具觀賞性,握在手中,手感較好。因不同種類的大觀通寶價格不一,所以在收藏購買過程中,應該仔細辨認,查詢相關資料,做好充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