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元面值紙幣是我國唯一一張面值為三元的人民幣,屬于第二套人民幣,發行于新中國成立之際,發行時間是1955年3月1日,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并進行回收,目前存世量極少。
三元面值紙幣是我國唯一一張面值為三元的人民幣,屬于第二套人民幣,發行于新中國成立之際,發行時間是1955年3月1日,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并進行回收,目前存世量極少。下面,我們來了解下這極為珍稀的三元面值紙幣吧。
三元面值紙幣價格
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全品三元面值紙幣價格單張約5萬元人民幣左右。三元面值紙幣亮相鑒賞會,它”獨特之處還在于,以前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和以后發行的第三、第四、第五套人民幣中,再也沒有出現過3元面值,堪稱“空前絕后”,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即便在上世紀90年代初這套幣收藏價格也上萬元,后來更是在2015年的拍賣上,拍出12萬的高價。
三元面值紙幣介紹
三元面值紙幣整體顏色為淡綠色,長16厘米,寬7.2厘米,比現在流通的1元人民幣稍微大一些。票面圖案設計活潑大方,正面上下花邊和背面左右花符相對稱,一改過去中國傳統紙幣呆板的四邊框設計形式,首次采用先進的膠版凹凸套印技 術。正面的兩端各有繁體三元字樣,下面標著“1953年”,正上方為“中國人民銀行”六字,中間是井岡山龍源口石橋圖景,石橋周圍的花邊為深綠色,中間的底紋為黃色,紙幣的背面圖案是花紋和國徽,中間有漢、維、蒙、藏四種文字的“中國人民銀行三元”字樣。
這套人民幣中的叁圓、伍圓和拾圓券是委托前蘇聯“老大哥”代為印 制的,俗稱“蘇三幣”。后來由于中蘇關系惡化,為防止蘇方利用手中的模版重新印制“真幣偽鈔”,擾亂我國金融秩序,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于1964年4月 14日起在一個月內限期收回“蘇三幣”,至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使用。
三元面值紙幣的真假判斷
一、看紙張,采用進口紙質,造假老紙難。
二、看水印,假幣通常水印不透光都能看到,真幣自然。
三、看細節,用高倍放大鏡看底板的花紋,紋路清晰,模糊拖泥帶水為假幣。
四、看油墨,看冠號以及背面國徽和中國人民銀行字樣,都為紅色油墨印刷。應該有輕微凹凸立體感,假幣就是平板印刷,看不出油墨的光澤。
五、看顏色,真幣顏色柔和,假幣整體顏色會偏深或偏淺。
六、看印刷,采用雕刻版印刷,有凹凸感不平滑,雕刻版非常難以模仿。
現在社會流通的人民幣中我們早已看不見三元面值紙幣的影子,甚至有些人還不知道我國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還發行過三元面值紙幣。不過你要是有幸遇見一張三元面值紙幣的話,趁現在價格還不算過高的時候,就要下手了,按照目前價格走勢,以后的收藏成本只會越來越高了。
1分紙幣回收價格表1953,現在第二套人民幣已經正式退市了,相信關注收藏市場的朋友們都知道,1分紙幣在流通市場上價值并不高,但是在收藏市場上卻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畢竟退市的舊版紙幣都是不可再生的藏品,未來發展前景也是比較好的,1955年3
分幣回收價格表,現在紙分幣已經正式退市了,存世量也在不斷的減少,收藏價格也在不斷的提高,在第一套人民幣發行了數年之后,中央財政部門根據國內的實際情況,發行了第二套人民幣。因此,這兩套人民幣紙分幣價格,在市場上的表現也并不相同。
分幣的發行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五套人民幣發行中比較少見,比較大規模的發行是在二套人民幣時,目前收藏市場上人們經常提到2分紙幣就是1953年2分紙幣。
第一套人民幣由于各種原因而被國家收回,所以我國在1955年3月1號開始發行第二套人民幣,1953年兩分紙幣就屬于第二套人民幣之一,1953年兩分紙幣分為兩大類,但是他們的價格相差很多。1953年貳分紙幣是非常具有投資價值的,它是一枚不可多得的珍品。
第二套人民幣1953年2角紙幣在人民幣收藏市場中的表現就顯得很不平凡。在人民幣收藏整體比較疲敝的狀態之下,1953年2角紙幣確實是占盡了風頭,現在正處在相當好的行情之下的。
該幣基色為黑色,正面為一男一女的典型工農形象;正面左側有國徽水印,作為防偽標志;鈔票四邊有較寬的白邊,所以有“工農圖”、“大白邊”、“大黑十”等俗稱。 其身價已高達近30萬,這個價格,是除一版人民幣以外紙幣中最昂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