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寶小平,錢文真書旋讀。 貞祐元寶剛鑄造時期,國家政權為了較少銅銀的消耗量,主張推行紙幣,貞祐元寶發行量更少,加之錢文制作精美,符合金代錢幣制作精良的特征,一直深受藏友們的注視。
金宣宗完顏詢,貞祐年間(1213-1217年)鑄,并配合貞佑鈔發行。錢文楷收直讀,有平錢、折二、折五三種。光背無文。另鑄有“貞祐元寶”錢。貞佑元寶貞佑通寶、元寶:鑄期:宣宗貞佑年間(1213-1216年)特征通寶,小平,錢文真書順讀。元寶小平,錢文真書旋讀。貞佑元寶,早年流入日本(日本平島春水藏)國內僅發現此一枚。
金代錢幣向以精美著稱,這與金人掌握了宋陜西爐的鑄錢技術力量有關。金代的泰和通寶揩書大錢極為難得,數十年來,只發現二種版別,其書體甚佳,輪廓、文字略有肥瘦之分。曾見一種模仿細字版的偽錢鑄得較好,顯系用真錢翻鑄而成,但為了掩蓋新鑄痕跡,外輪被敲擊變形。
貞祐元寶剛鑄造時期,國家政權為了較少銅銀的消耗量,主張推行紙幣,貞祐元寶發行量更少,加之錢文制作精美,符合金代錢幣制作精良的特征,一直深受藏友們的注視。貞祐元寶剛發現時一直被稱為孤品,至今發現的仍不多,便有好多人造假,有一段時期有人說從南宋鐵錢中發現了幾百枚,但被證實多為偽造的,真實的貞祐元寶仍然十分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