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此期間鑄行阜昌元寶小平錢;阜昌通寶折二錢;阜昌重寶折三錢。新世紀已來,阜昌通寶折十大錢屢有發現,估計存世數量已在10枚以上。錢文楷書,端莊瑰麗雍容大度,纖毫可辨,無絲毫遲滯粘連之處。折五折十均僅見楷書者,尚末發現篆書對錢。
金代偽齊政權劉豫(金人扶植政權)阜昌年間鑄造的錢幣。有“阜昌通寶”,“阜昌重寶”,直徑約35mm,錢文清晰精美,書法精妙絕倫,極美品。
在金朝滅掉北宋以后,曾扶植一個大齊國,建都大名府,后遷汴梁,皇帝是劉豫,年號阜昌(公元1131~1137年)。在此期間鑄行阜昌元寶小平錢;阜昌通寶折二錢;阜昌重寶折三錢。大齊國在金朝羽翼下雖僅存七年,但所鑄錢幣卻清秀娟美,比一般北宋錢精整。
“阜昌通寶”四字為真、篆二體,直讀,光背無文。徑3厘米,重8.3克。制作精整,文字秀美,鑄量尤少。阜昌三等錢中,以折二對錢最難求全。
偽齊劉豫阜昌錢是中國錢幣史上精美度不讓王莽、趙佶錢的又一美泉,但大多數人只知道阜昌錢有小平、折二、折三篆楷三等對錢,卻不知道阜昌錢還有折五、折十兩等大錢存世。折五錢為楷書重寶對讀錢,徑36毫米,重15克左右。僅在黑龍江五常市近年大批出土的遼金錢中發現兩三枚,均被東北一大藏家獲得,秘不示人。折十阜昌錢為通寶錢,民國時期就有發現,最早發現的一枚由張子遠先生收藏,如今已下落不明。新世紀已來,阜昌通寶折十大錢屢有發現,估計存世數量已在10枚以上。
我有幸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見到一枚阜昌通寶折十生坑大錢。此錢為典型的東北坑,身披晶瑩綠翠溫潤玉澤。錢徑42.5毫米,重25克。錢文楷書,端莊瑰麗雍容大度,纖毫可辨,無絲毫遲滯粘連之處。從折十的嬌美亦可窺見到折五錢的姿容,二錢誠為錢中二喬也。折五折十均僅見楷書者,尚末發現篆書對錢。是未鑄,還是未發現?至今不見答案。但據我以金代錢制推測,篆書錢應該有鑄,只是尚未發現而已。折五折十大錢應是試鑄樣錢,并未開鑄行用錢,故珍惜罕見。
阜昌通寶為折二型銅錢,與元寶及重寶同鑄于一時。在此期間鑄行阜昌元寶小平錢;阜昌通寶折二錢;阜昌重寶折三錢。新世紀已來,阜昌通寶折十大錢屢有發現,估計存世數量已在10枚以上。錢文楷書,端莊瑰麗雍容大度,纖毫可辨,無絲毫遲滯粘連之處。
有“阜昌通寶”,“阜昌重寶”,直徑約35m,錢文清晰精美,書法精妙絕倫,極美品。這種錢幣在古錢詞典中被稱為"合背錢"。
紹興年間,兒皇帝劉豫奉金主之命,分兵三路侵宋,南宋大將岳飛、韓世忠等奮力抗擊,并收復大片江土。阜昌錢有真、篆兩體六種版式,阜昌錢的鑄行結束了金代初期40余年不鑄銅錢的歷史,可以將其視為金代首次鑄錢。
阜昌錢以精美傳世,然劉豫的民族氣節卻非常低下,此三錢以折二最難得。阜昌錢有真、篆兩體六種版式,阜昌錢的鑄行結束了金代初期40余年不鑄銅錢的歷史,可以將其視為金代首次鑄錢。阜昌錢書法甚美,鑄造精整,錢文清秀美麗,有徽宗錢遺風。
金代偽齊政權劉豫,阜昌年間鑄造的錢幣。有“阜昌通寶”,“阜昌重寶”,直徑約35mm,錢文清晰精美,書法精妙絕倫,極美品。這種錢幣在古錢詞典中被稱為"合背錢"。憑證古代的鑄錢工藝,正常流程是不會泛起"合背錢"這一特殊產物的。
對于收藏多年的老玩家也有走眼的時候,尤其是存世量稀少的古錢幣造假,遍及古玩交易市場。
阜昌通寶有什么特征 阜昌通寶圖片及相關介紹
阜昌通寶為折二型銅錢,與元寶及重寶同鑄于一時。在此期間鑄行阜昌元寶小平錢;阜昌通寶折二錢;阜昌重寶折三錢。新世紀已來,阜昌通寶折十大錢屢有發現,估計存世數量已在10枚以上。錢文楷書,端莊瑰麗雍容大度,纖毫可辨,無絲毫遲滯粘連之處。
為什么會鑄造阜昌通寶 阜昌通寶值得收藏
紹興年間,兒皇帝劉豫奉金主之命,分兵三路侵宋,南宋大將岳飛、韓世忠等奮力抗擊,并收復大片江土。阜昌錢有真、篆兩體六種版式,阜昌錢的鑄行結束了金代初期40余年不鑄銅錢的歷史,可以將其視為金代首次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