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泰昌通寶直徑24.2毫米,重約5.53克,鑄體略見厚實,乃小平形制。泰昌通寶其鑄相方正圓矩,平整地章,字廓清晰,深淺有度,穿輪干凈。 泰昌通寶錢為小平形制,楷書直讀,由于是補鑄錢,故版本較少,常見有背星、月紋式。
泰昌,乃明光宗朱常洛年號(公元1620年),據考因光宗在位僅一月,未及鑄錢。隨后由其子明熹宗朱由校天啟元年,補鑄其父“泰昌”年號錢,錢名為“泰昌通寶”,并以正用品錢錄入泉譜。
泰昌通寶正面可見“泰昌通寶”四字,用的是楷書書體,書意中規中矩,字形筆劃橫直豎立,布局協調。其中特別的是其“泰”字書寫不同,乃為“心泰”,而所謂“心泰”即是其三橫撇捺之下,非為“水”字形,而是“小字右邊多一點”,似“心”字形,因而得名。無需啰嗦,本品錢文書意版式,正點無邪,正是其官爐正出之品矣。
泰昌通寶直徑24.2毫米,重約5.53克,鑄體略見厚實,乃小平形制。泰昌通寶其鑄相方正圓矩,平整地章,字廓清晰,深淺有度,穿輪干凈。其背廓,稍見平漫,略有些許鑄凸,然整體仍較平整,官爐鑄品無可厚非。如此這般,亦凸顯其鑄相之自然矣。泰昌通寶的材質可感青銅鑄就,銅色更是十分熟舊。無虛贅述,此等銹色包漿,蓋無可疑之處,銹相老而開門。
泰昌通寶錢為小平形制,楷書直讀,由于是補鑄錢,故版本較少,常見有背星、月紋式。其中有泰昌通寶心泰版、泰昌通寶合背錢、泰昌天啟合號錢和折二型闊緣大樣;四錢式均有譜錄且遺存稀少,較為珍貴。
泰昌通寶雙點通版,特征是通字坐車為雙點,市場價格600元左右。泰昌通寶背星版,特征是錢背穿上一個月形標記,市場價格1000元左右。泰昌通寶心泰版,特征是泰字下面的“水”字寫法特別,左側為一點,右側為兩點并列,市場價格萬元左右。
泰昌通寶,是明錢中較少的品種。至今,現世僅存一枚折五大錢的孤幣,名為泰昌通寶—折五大錢。泰昌通寶雙點通版,特征是通字坐車為雙點,市場價格600元左右。泰昌通寶背星版,特征是錢背穿上一個月形標記,市場價格1000元左右。
泰昌通寶是明代萬歷年間,明光宗在位時所鑄的一種錢幣,其年號為泰昌,故稱泰昌通寶。因此,所謂泰昌通寶,其實并非明光宗在位時鑄造,而是明熹宗時期鑄造。下一罕見版為泰昌通寶大字隸昌,亦為明錢中的名本。泰昌通寶,是明錢中比較少見的一種。
泰昌通寶是由他的兒子朱由校鑄造的。朱由校也是短命皇帝,十六歲登基,二十三歲就薨了,只當了七年皇帝。雖然朱常洛的兩個兒子都給他鑄造了泰昌通寶,但數量不多,版別更少。
泰昌通寶錢文即鑄在錢面上的文字。錢文自上、右、下、左而讀的,叫做回讀或旋讀,錢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來讀,叫直讀或順讀。這就需要錢幣愛好者熟記常在錢文中出現的字及時代特征,以免上偽幣之當。
后來光宗帝的兒子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后,為其父親補鑄“泰昌”年號錢。錢幣命名為“泰昌通寶”,并以正用品錢錄入泉譜。接下來的少見版便是泰昌通寶大字隸昌,也是明錢中的名譽版。至今,現世僅存一枚折五大錢的孤幣,名為泰昌通寶—折五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