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元天啟錢光背,而明天啟錢背豐富多彩,背字有:日、月、工、戶、浙、京、新等多種,紀值有二、十、十一兩等,當然還是以光背為常見。此外,區別的關鍵是錢文字體。
元末南方起義軍紅巾軍領袖徐壽輝公元1358年鑄“天啟通寶錢”,該幣質地為紫銅,外緣較細,啟字的戶部,上邊一橫連著左撇成一體,天字首橫較長,人稱它為徐天啟,較為珍稀。就式樣有小平錢、折二錢、折三錢三種,錢文有楷書和篆書兩種,由于從發行到停鑄僅經歷了一年,因此元天啟通寶比較珍稀,尤其是篆書折三天啟錢為一級品,為可遇而不可求之神品;而明天啟錢則版式較多,有小平錢、折二錢、折三錢、折五錢、折十錢多種,質地也為黃銅,但錢文卻均為楷書。
元天啟錢光背,而明天啟錢背豐富多彩,背字有:日、月、工、戶、浙、京、新等多種,紀值有二、十、十一兩等,當然還是以光背為常見。此外,區別的關鍵是錢文字體。元天啟錢“天”字飽滿有力,尤其一捺,剛勁有力,非大手筆不能為之;“啟”字繁體結構中的“戶”字,非常特別為橫戶;“通”字和“寶”字有瘦金體風味,顯然受宋錢“大觀通寶”和“崇寧通寶”影響較大;“通”字的甬部為三角。而明天啟通寶“天”字一捺,輕飄空靈,“啟”為正規繁體,“通”字中的甬部為拐三角,這也是明錢“通”字的一個普遍特點,“寶”字雖為楷書,卻明顯有隸書特色,繁體“寶”字的貝部為方貝,標準“八”字,這也是明錢寶字的普遍性.
天啟通寶這枚古錢幣是有兩個版本的,有明朝的天元寶和元朝的天啟元寶。1358年,改年號為天啟,鑄“天啟通寶”銅錢。這種類型的錢幣是所有天啟通寶中最為珍貴的一個品種,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在歷史上有一種天啟通寶,是徐壽輝起義之后建立了獨立政權,改年號為天啟。 對于天啟通寶不太了解的藏家只知道明天啟,忽略了徐天啟,在收藏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遺憾。而明天啟通寶的外部輪廓十分寬闊,字體很濃重,兩者之間有很大區別。
“天啟通寶”是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執政期間鑄造的,有50多個版別。 另外還有一種元朝“天啟通寶”,直徑3.4厘米,元至正十一年徐壽輝起義,攻占蘄水,建立政權,國號天完,年號治平。為了區別這兩種“天啟通寶”,錢幣界就將其分別稱為徐天啟和明天啟。
在這種情況下,全國各省錢局鑄造濫錢惡錢,好賺取利潤。力圖恢復嘉靖,隆慶舊制,但并沒有維持下去,因為明朝末期社會弊端嚴重,朝廷財政幾近崩潰。因此崇禎錢為我國古錢中最為復雜的一種。
天啟通寶總體的鑄造量非常大,而且鑄局較多,版別很多很復雜,據統計版別大約有五十余種。其中,天啟通寶背密十一兩當十型大錢,為密云局所鑄。此錢為天啟當十錢中較為珍貴的品種之一,譜載定級皆較高,收藏價值也較高。
天啟背十一兩密由于存世稀少,采集不易,故其版別研究也很少涉及。天啟背府、背十一兩密似開鑄于天啟二年。天啟三年前為“銅七鉛三”,天啟三年貶為銅鉛各半。十一兩的版別特征,不可能不對十一兩密產生影響。這是天啟十一兩密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