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的人一定會單純的認為收藏的人民幣的面值越大就會越之前,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不是收藏的面值越大人民幣越之前,而是看人民幣的發行量多少來決定價值的。人民幣發行量少流通少的貨幣一般升值空間都比較大,相對的發行多時間長的貨幣收藏價值就小一點。
不同性格的人愛好也不相同,有的人喜歡體育有的人喜歡外出,有的人喜歡在家看書,而有的人卻喜歡收藏,喜歡收藏的人們喜歡收藏的東西也不相同。有的人喜歡收藏書法作品,有的人喜歡收藏名家書畫,有的人則喜歡收藏一些古董的瓶瓶罐罐,有的人喜歡收藏郵票,還有一群人是喜歡收藏貨幣。有的人還專門做貨幣收藏的生意,其實我們國家各個城市都有販賣和收藏貨幣的人,有的人就是以收藏和販賣貨幣為生。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貨幣收藏的幾個特點。
1.當做藝術品收藏。有些人會把收集來的貨幣當成一種藝術品,放在這里好的貨幣冊子中,沒事的時候就拿出來欣賞,這種人是單純的喜歡收藏貨幣。其實貨幣不僅僅是人們用于經濟流通的工具,還是一種文化。尤其是中國的人民幣,可以說中國的人民幣就是一本現代的歷史教科書,人民幣上的圖案都是記載著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如果對當時的人們生活不了解,直接通過看人民幣上的圖案就可以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了。
2.收藏人民幣的面值與價值有關系嗎?有的人一定會單純的認為收藏的人民幣的面值越大就會越之前,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不是收藏的面值越大人民幣越之前,而是看人民幣的發行量多少來決定價值的。人民幣發行量少流通少的貨幣一般升值空間都比較大,相對的發行多時間長的貨幣收藏價值就小一點。1953年5000元渭河橋人民幣這套人們幣的面值就比較大,但是當然人們貨幣流通的時候錢也比較毛,當時我們國家還沒有屬于自己國家的標志國徽的時候就有了這套人民幣了,因為1953年5000元渭河橋人民幣流通比較早而且發行量少現在已經成倍的增值,現價已經遠遠不止人民幣面值上的那些數了。收藏貨幣也沒有國界之分,什么國家都有自己國家的貨幣,很多國外的貨幣設計的也比較精美都非常有收藏的意義。
進入八十年代初期,始有郵票交換市場在我國各大、中城市陸續出現,初以郵票交易為主,鮮有錢幣買賣,第一套人民幣根本尚未進入收藏市場,更別談這張蒙古包錢幣紙幣了。這段時間稱為“第一套人民幣收藏解凍期”。
1951年的一版幣蒙古包發行于內蒙古地區,僅在城市使用,流用數量極少,當時人們普遍缺乏收藏意識,加之銀行回收徹底,使得此枚存世甚少,收藏難度極大,甚為珍貴,一版幣蒙古包價格可想而知。在第一套人民幣“絕品四珍”中其價值僅次于壹萬圓牧馬圖。
一版幣5000元蒙古包的發行使用地區是蒙古的部分城市地區以及我國的東北北部地區,對中國國內貨幣統一有著革命性意義。目前一版五千元蒙古包單張全品在市場上的價格為85萬元上下。
目前一版五千元蒙古包單張全品在市場上的價格為85萬元上下。 品相好壞決定了一版五千元蒙古包值多少錢,價格可能是天壤之別。
在收藏市場中有那么多的藏品,但是要真是說起收藏率最高的藏品那還真的是非人民幣莫屬了。
至今為止市場上流通的大多是6、7品。當時我們的現狀是“一窮二白”,此時人民幣比炮彈還重要,祖國的穩定需要貨幣的支持,人民幣對穩定經濟的重大意義關系到新中國的存亡。可以說,第一套人民幣是在黨的領導下,是中國貨幣史上唯一統一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