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8日,“海遼輪”接到起航命令,與“海川輪”同行。“海遼輪”起義核心小組研究認為:和“海川輪”一起出發,起義計劃必將暴露。當國民黨當局發現時,“海遼輪”已經快到大連了。
很多人只知道第二套人民幣歷史背景特殊,也知道設計比較獨特,但是卻不一定知道第二套人民幣每一枚紙幣的發行背景和圖案設計后面有什么特殊意義,就比如1953年5分紙幣,1953年版的人民幣5分紙幣正面右側,印著一艘巨輪,它就是共和國成立前夕經歷了一場棄暗投明的紅色起義,并升起五星紅旗的第一艘商船“海遼”號:起義后的國民黨招商局的“海遼”號輪船,全速駛向已經解放的大連港!據悉,1949年9月17日,國民黨招商局管轄的“海遼輪”在香港接到一個命令:9月19日駛往汕頭,接運蔣軍增援舟山的部隊。此時,起義正在打入“海遼輪”的我黨地下工作者中醞釀。
9月18日,“海遼輪”接到起航命令,與“海川輪”同行。“海遼輪”起義核心小組研究認為:和“海川輪”一起出發,起義計劃必將暴露。他們決定:謊稱冷凍機正在修理,拖延了開航時間,把危及起義的隱患消除。9月19日,“海遼輪”趁招商局下班的機會,連引水員也沒要,悄悄起航了。晚上8點,“海遼輪”來到鯉魚門,被岸上的信號臺發現了。起義核心小組成員、船長方枕流機智地發出模糊信號,經過一番應答,蒙了過去。
晚上9點,全船人員集中在餐廳、方船長向大家宣布:“‘海遼輪’起義!從此我們脫離了國民黨反動政府,回到新中國!我們現在的目的地是大連。”在掌聲中,大多數人表示贊成,但也有少數人持反對意見,他們說:“太危險了,一旦被國民黨發現,小命就沒了!”方船長鎮定地說:“已經起義,船向絕不改變,萬一起義失敗,一人做事一人當,我決不牽連大家!”經過一番工作,這部分人也被說服了,只剩下幾個頑固分子在做垂死的掙扎,但最終也被制服。“海遼輪”到大連得用9天,起義人員用“提前開船,晚報開船時間”、“拋錨修理”、“避險”等理由爭取了時間。當國民黨當局發現時,“海遼輪”已經快到大連了。為了紀念“海遼”號不同凡響的起義,經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并報經中央政府批準,在設計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時,將“海遼”號印在人民幣5分紙幣主圖案上,以示永久地讓人們紀念這次驚心動魄棄暗投明的起義。
真正在1953年發行的5份紙幣,除了羅馬數字之外,還有七位的阿拉伯數字,市場上俗稱為長號版。 到了后期因為市場的需要,重新印制的5分紙幣雖然圖案設計都保持不變,但有一點明顯的特征,就是原來的阿拉伯長號不見了,只剩下羅馬冠字號的。
第一種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印制的,現在非常罕見,紙幣正面右側印著這船“海遼”號,還有印有三位羅馬冠字及七位數的編號。另一種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印制的,這在市場上比較常見,票面上沒有數字編號只有羅馬冠字。
第四套人民幣在2018年宣布退市以后,再次吸引了藏友的視線,在收藏市場上,有很多品種和幣種現在有著很好的行情,而且退市后的舊版紙幣也是不可再生的藏品,但是在眾多的藏品當中,小面值的紙幣有收藏價值嗎?
目前己經有很多收藏愛好者己經對此幣有著密切的關注。 第一種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印制的,現在非常罕見,紙幣正面右側印著這船“海遼”號,還有印有三位羅馬冠字及七位數的編號。
我國發行了五套人民幣了,其中第二套人民幣的面值是最小的,最大的面值是十元的。而最小的是一分錢的紙幣。作為輔幣使用,而且在當時五分錢可以買很多東西了,一斤蘋果也就兩分錢而已。這種版本的采用羅馬數字為序。
大家可能沒有用過分幣但是聽說起它來也不會太陌生,分幣流通的時代應該是在爺爺奶奶那一輩的了,可能現在有的家里面還存有也說不定,所以大家對它的陌生感可能就沒有這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