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3年綠三元是我國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一種面額,也是到目前為止我國發行的唯一一種面額為三元的人民幣,它流通時間非常短,目前存世量較少。
人民幣作為一個藏品來說很好的滿足了人們的懷舊情緒,并且舊版的人民幣記錄了國家的進步和發展,有著很好的紀念意義,現在人民幣在收藏市場上占據了很大的地位,很多人也轉向投資舊版人民幣,我國現在已經發行過共五套的人民幣,隨著第四套人民幣退出市場,前面幾套人民幣都有了一定的上漲,由于第一套人民幣存世量太低,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第二套人民幣上,而其中的1953年綠三元一直都深受藏家們歡迎,對于1953年綠三元價格也是藏家們一直關注的事情,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下。
1953年綠三元是我國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一種面額,也是到目前為止我國發行的唯一一種面額為三元的人民幣,它流通時間非常短,目前存世量較少。紙幣呈淡綠色,紙幣正面左右兩端印有繁體三元字樣,中間是井岡山龍源口石橋圖案,底紋為黃色。背面圖案是花紋和國徽,中間有在我國具有代表性漢、藏、蒙、維等四種文字,中間下印有“中國人民銀行叁元”字樣。
1953年綠三元反映出的是一段歷史,在它的身上我們既能看到當時中蘇關系的密切--我國對前蘇聯的信任,前蘇聯對我國的援助,也能反映出兩國反目成仇的歷史,它的收回后,馬上由第三套人民幣所取代,這說明我國逐漸走上了獨立自主的道路。
1953年綠三元價格具體如下:
名稱 價格
1953年綠三元 8000-15000
(市場行情浮動較大,價格僅供參考,精準定價還是要看當天價格為準)
隨著1953年綠三元的價格越來越高,在市面上出現假幣的幾率也越來越多,下面就是辨認1953年綠三元時最簡便的辨認方法:
第一,紙質--真幣甩起來有金屬質感,手感粗糙,假幣則沒有。
第二,幣面花紋/線條--正反兩面的實心五角星花紋水印清晰,幣面紋路摸起來有凹凸手感,反面字體“圓”下用紫光燈可看見隱藏的實心五角星。整張幣面的線條在放大鏡下清晰分明,連續完整。
第三,是鋼印流水號--真幣流水號摸上去也是凹凸手感,紅色字跡清晰,無外擴現象,假幣流水號則手感平滑,字跡不清。
最后可從顏色上來辨別,真幣顏色柔和,而假幣整體顏色會偏深或偏淺。假幣的出現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的了三元的火熱程度,但是只要我們多留點心眼,不要貪圖一點小便宜,掌握鑒定知識,就可以讓假幣無處遁形。
53版5元人民幣價格1500-5000-12000,差異有點大,因為它的價值,其實由品相來決定。通過上面的介紹,希望大家對53版5元人民幣值多少錢能有個了解和概念,幫助大家更好的進行鑒別。
根據市場最新行情,長號版的1953年的一分紙幣目前流通好品最新的市場參考價格是100元左右一張,市場價值還是不錯的。如果是PMG67分原票的一分,價格在500元左右。這種長號版相對比較稀少,所有相對來說長號的1953年的一分紙幣價格會比較高。
第二版是八十年代初的版別,為了緩解鋁分布均勻的情況,利用五十年代的技術進行重新印刷,為了區分兩個版別,這一版只有羅馬冠字沒有阿拉伯數字的編碼,現在在市場上,這款1953年的一分錢紙幣回收價格并不是很高,因為發行量很大,也就價值幾塊錢而已。
人民幣的反面,花飾里包圍著漢字及另三種少數民族文字,上方是國徽。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收藏人民幣的人越來越多,而且敢于砸錢的生意人也越來越多,人民幣在較短的時間里快速上漲,直接原因是社會游資越來越多。
擁有“大黑十”之稱的第二套人民幣10元工農像一直以來都被尊為二版人民幣中的“幣王”。近年來單張已經升到20多萬元了,成為名副其實的二版人民幣“幣王”。
1953年5元人民幣的發型是我國紙幣發行的一段傳奇,見證中蘇歷史關系演變的過程,歷史意義重大。對于1953年5元人民幣來說,市場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不少收藏者對其趨之若鶩,有不少的藏品都被收入囊中,這也是僅存的1953年5元人民幣基本鮮少在市面上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