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拜年是歲首迎新的主要活動,互致慶賀,則是表達美好祝愿的主要方式。今年發行的《拜年》郵票是在氣氛塑造、民族傳統、生活趣味上細致刻畫,體現出三“濃”。”的教導,寓意深刻,飽含期望,意境深遠。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拜年是歲首迎新的主要活動,互致慶賀,則是表達美好祝愿的主要方式。今年發行的《拜年》郵票是在氣氛塑造、民族傳統、生活趣味上細致刻畫,體現出三“濃”。
喜慶氣氛濃。郵票色彩鮮亮,畫面中天上的彩云,人物身著的盛裝,高高掛起的燈籠,洋溢著濃濃的喜氣和溫馨,體現出中華民族特有的人情味。背景襯以青翠山嶺、當地民居建筑、銅鼓和大大的“春”字,兩側的春聯契合了“三春景物隨風至,五福人家接喜來”的新春主題,整個畫面輕松愉悅,充溢著新年的喜慶畫面。
民族特色濃。這套郵票是《拜年》系列郵票的第4套,中國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郵票主圖設計延續上一年與少數民族元素相結合的創意,郵票上的“歡歡”“喜喜” 在壯族聚居區向全國各族人民拜年。畫面著力營造出歡快、熱烈的節日氣氛,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幸福生活,共筑中國夢的美好寓意。
生活趣味濃。這套郵票的畫面通過生活中的器物、飲食、陳設,表達出濃濃的生活趣味。粽子象征著富裕豐收,熱情好客的壯家人過年時就會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繡球則是壯家人的吉祥物,是壯家人傳遞愛情、親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中間桌子上擺放著柚子、香蕉、五色飯等當地特色水果和食物,打開的石榴籽粒飽滿、顆顆相抱,正如我國56個民族緊密團結在一起,形象貼切地表現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教導,寓意深刻,飽含期望,意境深遠。
此次絲綢之路項目中,陜西包括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張騫墓、彬縣大佛寺石窟。
第二套人民幣1元其實是有2個版本的,一個是1953年紅一元,一個是1956年黑一元,由于紅一元在老百姓手中磨損比較嚴重,容易褪色,在1961年3月25日又發行了黑壹圓。”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中國郵政定于2018年1月18日發行《上海中心大廈》普通郵資明信片1枚。明信片規格148毫米×100毫米,明信片郵票面值80分。
同樣在郵票設計上,芬蘭也沒閑著,不停的標新立異,大家看,這2008年11月6日芬蘭發行了一枚無郵資面值的郵票。屬于不干膠票類型的郵票。如果不揭去票背的不干膠襯紙,那么這種郵票沒什么神奇之處。
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郵政7日表示,一套以“數字臺風信號百周年”為題的紀念郵票及相關集郵品將于6月13日推出發售。2017年適逢香港數字臺風信號問世一百周年,香港郵政以此為題發行一套五枚郵票及一張郵票小型張,以資紀念。
劉廣實:張元濟寄出的蟠龍信封
附圖是一件張元濟(號菊生)寄出的掛號信封,從上海寄云南府(昆明),寄出時間是戌申年六月初五,貼郵票2分3枚、1分1枚,面值合計7分。信封正面寫有“七月初二日到”,共用了26天。日期旁還有亇“L”字,是表示時間。
滄州鐵獅子入選中國與柬埔寨聯合發行郵票圖案,滄州的精神圖騰即將登上國家名片
11月16日,中國與柬埔寨將聯合發行文物題材郵票一套2枚,由河南郵電印刷廠雕刻版印制。 據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2007年現場勘查,鐵獅主要裂縫有25條。除頭頸部三條,其余22條均在腿部。目前鐵獅四肢斷裂疏松,銹蝕嚴重,仍需依賴支架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