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說來,我國北方園林開闊廣大,重在氣勢;江南園林精巧雅致,重在意境;而嶺南庭園則重于營造一個家庭的氣氛,有廳有房,有樓有廊,配置齊全,主次分明,在不大的面積中,濃縮著大自然的春華秋實。
圖序 | 圖名 | 面值 |
---|---|---|
4-1 | 可園 | 50 分(4225.9萬枚) |
4-2 | 梁園 | 50 分(4069.9萬枚) |
4-3 | 清暉園 | 100 分(3767.9萬枚) |
4-4 | 余蔭山房 | 200 分 (3753.9萬枚) |
郵票資料
志號名稱:1998-2T
發行日期:1998年1月18日
版別:膠印
整版枚數:40 枚
全套面值:4.00元
郵票規格:50×30毫米
齒孔度數:12度
設計者:郭承輝、閻炳武、潘可明
印制機構:遼寧省沈陽郵電印刷廠
背景資料
中國的園林藝術,崇尚自然情趣,注重詩情畫意,具有鮮明的民族藝術風格。一般說來,我國北方園林開闊廣大,重在氣勢;江南園林精巧雅致,重在意境;而嶺南庭園則重于營造一個家庭的氣氛,有廳有房,有樓有廊,配置齊全,主次分明,在不大的面積中,濃縮著大自然的春華秋實。它們一般均以廳堂為主體,花苑亭榭為輔翼,通過各種建筑和花木來虛實呼應,荷塘碧水環護周圍,構成一個千回百轉、隱小若大、恬靜幽深的局勢,使人置身其間,既感家庭的溫馨,又有園林的幽致。
嶺南,是指五嶺以南的地區,即廣東、廣西一帶。可園、梁園、清暉園及余蔭山房,是富有代表性的嶺南庭園。分別位于廣東省東莞縣、佛山市、順德縣和番禺縣,建于清代,原為私家宅第,其建筑簡潔、輕盈,融江南園林的精美靈巧和北方園林的華縟于一身,加之南國植物的配置,形成嶺南庭園暢朗、玲瓏、典雅的獨特風格。
1998年1月18日,為了展現我國園林建筑藝術,郵電部發行了《嶺南庭院》特種郵票,全套4枚。
(4-1)為“可園”。坐落在東莞市西博夏村,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于咸豐八年(1858年)由廣西按察使張敬修建成。該園面積雖小,僅三畝三(2204平方米),但布局巧妙合理,小巧玲瓏。園中一樓、五亭、六閣、十五房、十九廳,大小門戶140多個,把住宅、客廳、別墅、庭院、花圃、書齋連在一起,處處相通,曲折回環,撲朔迷離,別有洞天。使全園空處有景,疏處不虛;小中見大,密而不迫;靜中有趣,然而有芳;加上擺設清新文雅,極富南方特色,是廣東園林之珍品。其主要景點有:草草草堂、擘紅小榭、可軒、曲池、問花小院、可堂等,雖多為木石磚瓦結構,但造型均極為考究,門、窗甚至地板亦各具風格。其中可堂是可園的主體建筑,是可園舉辦喜慶宴會之處,由屏風、門欄、檐楣、壁楣裝飾得金碧輝煌。堂上有樓,即最負盛名的可樓,樓高15米多,為歇山頂。底層大廳可為軒,前有曲尺形水池,側有石梯級,盤曲可上綠綺樓,復又能通可樓二三層。第四層為四面明窗,由十根置于石墩上的格木柱支撐瓦面,不用一釘一鐵歷百年風雨而無恙,俗稱定風樓,登臨可盡覽園中景色。當年名畫家居廉曾在可園十年,創造沒骨及撞粉畫法,留下了許多吟詠。該園曾幾度荒廢,近年修復一新,還其固有本色。郵票畫面即突出描繪了可園的象征體——可樓的姿色。
(4-2)為“梁園”。坐落在佛山市舊區先鋒古道,是清代曾任內閣中書的嶺南書畫家梁藹如及其侄梁九華、梁九章、梁九圖于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年)陸續建成的。作為梁氏宅園,昔日其面積曾縱橫千畝,其中包括十二石齋、汾江草廬、寒香館和群星草堂等四組園林建筑,規模宏大,布局精妙,宅第、祠堂與園林渾然一體,嶺南式庭園空間變化迭出,格調高雅;造園組景不拘一格,追求淡雅自然,如詩如畫,富有田園風韻。其中群星草堂是梁園保存較完整的一個群體,有秋爽軒、船廳、小榭樓、剌史家廟、書齋、荷香水榭等園林建筑,均以小巧玲瓏、輕盈通透而富嶺南風韻著稱。尤其是該園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態,設置組合之巧妙脫俗而獨樹一幟,造園者精心挑選奇峰異石,用寫意的手法,精心布局,加以園路的穿插變化,營造出山宕丘巒、擬人擬物的多種意境,與外圍的回廊組合成一種特有的園林景觀,故該園又稱“十二石齋”。梁園至民初,已瀕于湮沒。1994年開始全面大規模修復,1997年7月對外開放,成為佛山游覽勝景之一。
(4-3)為“清暉園”。坐落在順德市大良鎮華蓋里。原是明代萬歷狀元、禮部尚書黃士俊的“天奉閣”和“靈柯之閣”舊址,后歸清代乾隆進士龍應時所有,其子龍廷槐,亦為乾隆進士,官至太常侍卿,始經營改造,易名“清暉園”。至龍廷槐曾孫龍諸惠時,又帶領工匠參觀蘇州庭園后再苦心修建,使該園既有江南園林的布局格調,又兼具嶺南亞熱帶庭園特色。全園占地5畝,南部為水池,澄漪亭、碧溪草堂等分布四周,開敞而明朗;中部則是模仿珠江上“紫洞艇”的船廳,人在廳內,仿若在蕉林叢蔭蔽的珠江三角洲水鄉之中。這里還有惜陰書屋、花亭等,許多奇花異草,亦唯該園所獨具。座座假山,屹立其中,是全園的精華部分。北部由竹苑、歸寄廬等建筑小院組成,是較為幽閉的園中園景區。全園共有亭、臺、樓、閣、廳、堂、池、榭等10多座,以走廊、曲橋、池塘、假山相連或相隔,構成了山水相間、幽深清空之超脫布局:再輔以歷代名家字畫、古玩盆趣、名貴家俱、精美雕刻、楹聯匾額設置,使層層景色幽雅而含蓄。經過解放后人民政府的修復開放,使該園更為多姿多彩。郵票畫面重點展示了南部水池一帶的園林風光。
(4-4)為“余蔭山房”。又名余蔭園,坐落在番禺市南村鎮。由清朝舉人鄔燕天聘能工巧匠建于同治三年(1864年)。由于他在咸豐五年中舉,后簽分刑部堂主事、為七品員外郎,其長子和次子亦先后中舉,故有“一門三舉人,父兄弟登科”之說,名以“余蔭”,是謂叨承祖先之余蔭,乃有今日之榮耀。全園面積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瓏的獨特風格而著稱。它運用藏而不露、縮龍成寸的建筑手法,采用散點式自由布局,以單拱廊橋為界,將全園分為東西兩區。西區的深柳堂、臨池別館,中間隔以荷池;東區以八角堂、即玲瓏水榭為中心,池水繞亭與外界溝通。北墻鑲建的半邊“來薰亭”與南側石砌假山相呼應。郵票畫面便描繪了這組建筑群景。園內花木蔥郁,花磚鋪地,隨處可見精巧細致的木雕飾品,各建筑間均以風雨廊連接,正是“余地三弓紅雨足,蔭天一角綠云深”,園中有園,景中有景,給人一種恬靜和淡雅的美感,如置身于“波暖塵香”之中。
本套郵票運用電腦設計手段,在構圖上,借鑒了宋代界畫的特點,將遠處建筑拉到近處,意在從不同角度展現各類景觀的特征。
取材于歷史,又不為歷史事實所限制,是三國演義創作方法的一個特點。至于三國人物方面,忠勇雙全的關公、神機妙算的孔明、以及亂世奸雄曹操,更是《三國演義》之中描寫得最成功的人物。
重慶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歷史,曾三為國都,四次筑城。二戰時期,重慶是中國戰時陪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解放后為中央直轄市、西南行政區首府,1955年改為四川省直轄市,1997年重新設為中央直轄市。
全國沿江地區受災嚴重,損失巨大。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幾百萬人民子弟兵與災區人民奮勇抗洪搶險,努力救助災民,嚴防死守,頑強拚搏,譜寫了一曲曲英雄凱歌,取得了抗洪搶險斗爭的重大勝利。
郵電部定于1998年2月19日發行的《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紀念郵票1套6枚。這6枚郵票的規格為30×50毫米,面值分別為50分、100分、150分和200分。
何香凝,國民黨元老廖仲愷夫人,孫中山先生的親密戰友,同盟會會員,杰出的革命家和政治活動家,中國著名畫家。1897年與廖仲愷結婚。1905年8月經孫和黎仲實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 本套郵票為中國首次出現的異型齒孔郵票。
1998年3月5日,我國發行的《周恩來同志誕生一百周年》紀念郵票,全套4枚,各枚都有他的畫像,面值共400分。
1998-7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紀念郵票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于1998年3月5日至19日在北京舉行。九屆全國人大增加了重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2個代表團,故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分為34個代表團。李鵬作《政府工作報告》。
1998-29 《海底世界·珊瑚礁觀賞魚》小全張--第22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暨中國1999世界集郵展覽
我國南海海域遼闊,魚類資源豐富。在這片珊瑚礁海域里,蘊藏著豐富的水產資源,尤其是連片的的各種珊瑚叢,為各類魚、蟹、蝦、貝等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郵票展示的是生長在這片海域中的八種觀賞魚及其珊瑚礁群。
1998-26 《瘦西湖和萊芒湖》特種郵票(中國-瑞士聯合發行)
瘦西湖位于江蘇省揚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長,稱“瘦西湖”。瘦西湖全長4.3公里,游覽面積30多公頃,有長堤、徐園、小金山、吹臺、月觀、五亭橋、鳧莊、白塔等名勝。全境以高原和山地為主,有“歐洲屋脊”之稱。中國和瑞士兩國人民有著友好交往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