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赤峰玉龍”再上國家名片! 日前,記者從赤峰市集郵協會獲悉,中國郵政集團將于4月9日發行《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一套3枚,圖案分別為玉龍、玉鳳、玉人。郵票圖案上的第一枚玉龍出土于赤峰市敖漢旗下洼鎮河西村,現存于敖漢旗博物館。
【喜大普奔!“赤峰玉龍”再上國家名片!】
日前,記者從赤峰市集郵協會獲悉,中國郵政集團將于4月9日發行《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一套3枚,圖案分別為玉龍、玉鳳、玉人。郵票圖案上的第一枚玉龍出土于赤峰市敖漢旗下洼鎮河西村,現存于敖漢旗博物館。是繼我市2000年3月7日國家郵政部門發行《龍文物》特種郵票、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的新石器時代“中華第一龍”之后,我市另一件玉龍進入《紅山文化玉器》郵票之首。
《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的玉龍龍首大眼圓凸、大耳直立,龍身卷曲如玦環狀,通高7.1厘米,寬5.9厘米,中孔徑1.6厘米—1.9厘米,小孔0.2厘米—0.6厘米,體厚2.1厘米。是紅山文化中發現較多的典型玉器。
《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的玉鳳、玉人出土于遼寧省朝陽市境內的凌源市凌北鎮三官甸子村牛河梁遺址的第十六地點,現館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其中,玉鳳曲頸回首,羽翅層次分明,線條優美流暢;玉人雕琢了一位通神行法的巫者形象。
紅山文化遺址最早發現于1921年。1935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后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上世紀70年代起,對昭烏達盟(今赤峰市)及朝陽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并對遼寧的凌源、喀左,建平的牛河梁遺址群進行了大規模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2014年,內蒙古赤峰市與遼寧朝陽市共同簽署了《紅山文化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備忘錄》,宣布將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目前,我市的申遺工作正在加緊進行之中。
該套郵票由夏競秋設計,河南省郵電印刷廠印制。通過局部燙印、壓凸工藝,將紅山文化玉器既質樸無華又神秘高貴的藝術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與此同時,該套郵票還極具收藏價值,不僅宣傳了魅力赤峰,還向世界展示了紅山文化底蘊。紅山晚報記者:朝暉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派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防務的軍隊。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二十周年,香港郵政今日特別發行郵票小型張1枚,面值10元。
風景類的郵票一直都是收藏家的首選,而黃山小型張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從近年來這套小型張郵票市價不斷飆升的數據來看,在短時間內,這套藏品都會維持一個較為穩定的升值空間,不會出現幅度過大的升降起落,非常適合首次接觸收藏市場的愛好者選擇。
萬國郵政聯盟是一個商議國際郵政事務的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它的前身是“郵政總聯盟”,成立于1874年,總部在伯尼爾,其會員國包括中國在內一共有190多個國家。
佛教題材的郵票在國內發行的次數并不多,在2013年的時候有發行過一組金銅佛造像的郵票,讓我們對于佛像的認識又更進一步。我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金銅佛造像小型張的最近的價格走勢,希望大家能夠對于這張郵票的收藏更加心里有譜。
2017年6月28日,中瓦建交35周年紀念郵票和首日封發行儀式在瓦努阿圖首都維拉港京港酒店舉行,中國駐瓦努阿圖大使劉全與瓦郵政局首席執行官拉素·韋斯利先生共同為郵票和紀念封發行揭幕,正式啟動郵票和首日封在瓦發行。
中國郵政定于2017年9月20日發行《張騫》特種郵票一套2枚,小型張1枚,圖案內容分別為:鑿空西域、開辟絲路,小型張內容為張騫像。全套郵票面值為8.40元。2014年,張騫墓作為“絲綢之路”遺產點之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