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印花小二分近兩年得到許多資深藏家的關注和認可,今天小編就想跟大家重點介紹介紹這款郵票的特別之處。
紅印花小二分名稱來由
為什么它被稱為紅印花小二分?主要是因為它是以紅印花郵票作為基礎打造的。當時發行的背景是本來光緒帝已經收回了大清海關郵政,也正式成立了大清郵政官局,也委托了英國和日本等合作廠商來印刷郵票,但是在約定好的時間內卻沒有辦法交付郵票,當時國內的郵票使用已經完全不夠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政府就立刻將原來剩余的郵票也就是曾經在1896年委托英國華德路印刷廠印制的、因為一些原因沒有正式對外發行的紅印花都拿出來,為了區分它們對應的面額,所以在上面蓋上了“大清政府當*元”的字樣,而紅印花小二分就是在其中印了當二分的類別。
紅印花小二分設計特色
從設計來說,紅印花小二分跟其他當一元的設計都一樣,都是大紅色為底色,在大紅色的基礎上融入了白色的字樣,黑色的字樣,同時它還以白色作為勾勒線條的依托勾勒出了許多類似于花符一般的存在,整體給人一種十分美觀大方的感覺。
紅印花“小貳分”票字模加蓋探究
加蓋“大清郵政暫作洋銀貳分(2cents.)”小字“2”紅印花郵票(以下作“小貳分”票)由于字模加蓋后的各種變異,產生諸如“綠色加蓋(俗稱綠衣紅娘)”、“倒蓋”、“復蓋”、“倒蓋兼復蓋”、“越位加蓋”等很多珍貴變體,因此在紅印花郵票收集中有著非常特別的研究意義。
一、加蓋廠家與印制方式不同
根據多數前輩學者的研究和推斷,“小貳分”票系由民間廠商加蓋。趙人龍先生在《紅印花加蓋暫作票縱橫談》一文中談到“由于海關造冊處加蓋任務太重,因此第二、三包一千全張計十萬枚,交付一家私營印刷所加蓋貳分票,因此阿拉伯數字較小,故稱小貳分票。”但是,究竟是什么樣的廠家所加蓋,到現在為止,依然是一個謎。甚至有學者認為:“此非國人印刷所加蓋”。我個人認為,對于“小貳分”票的加蓋廠商,如果只是簡單的用一個“民間”二字加以定位,有悖于中國清末的實際印制水平,因此我覺得稱之為“非海關造冊處”可能更為準確。
“小貳分”票與海關造冊處加蓋的其它面值郵票的區別首先就在于加蓋全格的差異,由海關造冊處加蓋的全格為5×5形制,而“小貳分”票加蓋全格為2×10形制。這種加蓋形制不同的直接結果會導致加蓋次數的增加,每加蓋一全張需由原來的4次增加為5次。形成這種差別的最主要原因我認為是由于“非海關造冊處”的設備或字模限制。“非海關造冊處”的設備印版可能方便于水平面方向的上下移動或定位,而不便于左右移動或定位,因此一次加蓋只好完成全張的一行或數行。那為什么一次只是兩行(2×10),而不是五行(5×10)或十行(10×10)?我想極有可能局限于印制廠家當時可用字模的個數或印版的大小,從加蓋完成的字模來看,“大”、“清”、“作”、“洋”、“銀”、“分”均有明顯大小不同之別,混雜用于二十枚的加蓋全格之中,這也從一個側面也驗證了當時廠家的字模的數量不夠豐富,以至捉襟見肘這一推斷。
二、“小貳分”大、小字模分類的優化
紅印花“小貳分”票的版式研究,前輩周今覺、陳復祥、倪宣文、黃光城、李頌平等人均異傾注頗多心血,其中以倪宣文和李頌平的研究成果相對盛行,但是筆者對其二人的研究成果詳細分析并認真對照郵票實物,發現仍有部分地方有誤或需要進一步優化,才能便于郵票的精確復位。
首先根據《紅印花郵票》(下編)刊載,倪宣文率先采用“清、作、銀、分”四字鑒別法對“小貳分”票的版式進行改進研究,并列表排列以方便確認和記憶,據該書P463所刊,筆者將倪宣文和筆者有關“小貳分”票“清”、“作”、“銀”、“分”四字的配置或分布的分析結果對比,該書中所刊倪宣文對“小貳分”票的大小字模的判斷存在較嚴重的失誤,因此套用該表判斷字模的版位會碰到許多障礙,結果亦會與事實相差甚遠。為何會產生如此嚴重的問題,筆者根據其后載的文字說明推斷,應屬《紅印花郵票》(下編)的刊誤,也就是表格中的“清、作、銀、分”四字的正確順序應為“分、銀、作、清”。為此筆者又專門找到了民國33年出版的《國粹郵刊》第30、31期,查閱了倪宣文的原文《紅印花小二分版模之我見》,結果完全印證了筆者的推斷。
其次,筆者又對比了前輩對字模大小分類的研究結果,發現在七號位的“作”字的大小判斷上存在有差異,對于七號位的“作”字,前輩的研究中每有提及,陳復祥認為:“大于小字,而又較大字略小。”;倪宣文認為:“每易誤認為小型字”;黃光城認為:“似小型字,但實為不大不小之字型。”李頌平認為“‘乍’‘亻’不相連似小型字”,他們看到了差異,也認識到會產生判斷的差誤,但卻均驚人相似地把它歸結于大型字的范疇。對于這個字的判斷差異,筆者對現有手頭的藏品進行了仔細對比,發現這個“作”與其它十九個“作”略有區別,其大小目測介于大小之間,應該是“小貳分”票加蓋字模中“作”的第三種字型,且用高倍放大鏡分析該字的字模沒有任何破損痕跡,根據公認的“作”字的大小字模判斷認定標準,以該字的“乍”的上部一撇與左邊的單人旁“亻”是否相連接為依據,即相連的為大字,不相連的為小字。這個標準由陳復祥先生提出,倪宣文、李頌平亦參照之,其原文如下:“作,乍字之上撇,大字與人旁相遇,小字則否。”因此筆者認為,把七號位的“作”字歸屬小字范疇符合通常認定的判斷標準,更有利于公眾的實際鑒別,為此我將這三種作字的圖形總結于下表,以便大家對比和判斷。
三、幾組近似特征字模的對比
雖然“小貳分”票存在整版或大方聯,版式重組研究亦早有定論,收集復組看似簡單,但筆者在觀察許多愛好者用單枚郵票復組全格時,卻經常發現仍存在少量定位甄別的失誤。為何會產生這種問題,我覺得主要原因還是在對部分區位版式特征把握有誤,導致以偏蓋全而張冠李戴。
從幾位前輩的研究成果來看,方法雖有不同,但基本原理相似,參照這前人研究成果進行全格復組,必須吃透要領,多方對照,方可準確無誤,筆者在對幾位前輩的分析進行了綜合后,發現除了七號位的“作”字外,以下幾個位置甄別時,稍加不甚也極容易產生錯誤:五號位和十九號位、六號位和十號位、十三號位和二十號位,十三號位和十五號位這幾組字模在部分特征有時非常相似,甄別版位時必須輔以其它條件,才能精確無誤。為了更淺顯地說明問題,筆者整理了下表供大家參考:
四、“透印”及“粘印”成因的困惑
紅印花郵票的背面時常出現有油墨痕跡,在“小貳分”極少數的票中出現有完整的印模油墨痕跡,有人稱之為“透印”,也有人認為應稱之“粘印”。那么,哪個名稱更為準確?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應明確這兩組詞的準確定義。“透印”是指郵票加蓋的油墨部分滲透到紙張背面,在紙張背面有明顯的印跡圖紋或有油漬。而“粘印”是如何產生的呢?“粘印”是由于在郵票印制過程中,帶有油墨的印模沒有能直接加蓋到郵票之上,而是蓋在了印臺的底板之上,未干的油墨在下次郵票的加蓋時,粘到了郵票的背面。因此可見,“透印”是油墨從正面滲透至背面所引起的,而“粘印”是油墨直接從背面被粘到紙張之上所致。
搞清楚這兩個概念后,對于郵票背面的油墨痕跡產生來源的判斷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觀察圖3和圖4所示,圖3中的背面油墨是從正面透過,濃淡深淺不一,一般認為是“透印”所致;而圖4所示的情況筆畫完整一致,感覺是由于加蓋過程中,郵票的背面粘到了上次直接蓋在底板上的油墨,這種情況通常判斷為“粘印”。
紅印花“小貳分”票字模加蓋探究
紅印花“小貳分”票字模加蓋探究
但是筆者發現如果把圖4所示的情況歸結于“粘印”,則有3個問題無法解釋:
1、現有可查“小貳分”票的“粘印”部位,均發生在整版的第七、八兩行,而不是最上面的兩行。只有發生最上面兩行(換紙后的第一次加蓋),才能符合換紙這一推論,因為“小貳分”票的加蓋順序由上而下已被證實;
2、透過光線看“粘印”票的背面油墨與正面加蓋字模高度重合,實在難以想象,因為“小貳分”票加蓋過程中定位不一,每次均有位移,不會如此“巧合”;
3、從前輩對“粘印”票產生的過程的分析來看,背面的油墨應“粘”在郵票的背膠之上,如果下水的話,“粘印”部分會立刻“煙消云散”,但筆者所藏的圖4票品卻是一件洗去背膠的四方聯
對于“粘印”的產生原因,吳樂園先生有過一段分析:“每印一次,紙也就用人工替換一次,如果一時來不及換紙進去,就會發生二種不正常的現象:一種現象是“粘印”……。如果上述吳先生的推論成立,則筆者所提出的疑惑就無法解釋,另外我又不敢擅下這種票品為人故意所為,因此這個問題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期望更多的同好共力切磋,以期解疑釋惑,共究“紅學”之謎。
紅印花小二分回收價格
目前,紅印花小二分回收價格在500-2000元之間,具體的價格還是要看票面情況而定。
《浴馬圖》小型張在方寸之間生動地反映了唐代歷史和社會,展現了中國悠久的文化。 一、Apr-14浴馬圖小型張介紹 《浴馬圖》小型張發行于2014年3月1日,面值6元,發行量1150萬枚。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T144西湖小型張郵票及當前價格。 二、T144西湖小型張郵票 T144西湖小型張郵票面值為5元,主要圖案是杭州西湖,最大發行量是1020萬枚。
說到文革郵票,它一套是包含很多張的,這里給大家詳細介紹文15公報郵票。使用這一辦法,可迅速鑒定文15的真偽。偽品采用銅版紙印制,紙質松脆,紙面白亮。偽品刷有假背膠,膠面不夠均勻。
得天獨厚的地區生態和與城區的距離優勢,以及逐漸完善的餐飲、娛樂設施,使麥秀農場吸引大批城里人來此度過閑暇時光。
嫦娥三號成功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的巨大飛躍,也是中國航天事業的歷史豐碑,為了慶祝這一事件,日前,《嫦娥奔月》大型航天主題郵冊隆重發行,共收藏36枚相關題材郵票,其中含有2版個性化郵票,6枚紀念封,此套郵票冊通過郵票、紀念封等郵品系統的展示
何香凝,國民黨元老廖仲愷夫人,孫中山先生的親密戰友,同盟會會員,杰出的革命家和政治活動家,中國著名畫家。本套郵票為中國首次出現的異型齒孔郵票。
“中國人民警察節”的設立時間具體是什么時候
將這一日期確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體現了鮮明的政治性、廣泛的人民性和警察職業的標志性。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僅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隊伍就有1.4萬余名民警英勇犧牲,10余萬名民警負傷,3700余名民警被評為烈士。
中國最貴的郵票前十名 中國最貴的郵票前十名價格
在中國郵票中,中國很貴的郵票的是不少的,這里給大家介紹中國最貴的郵票前十名以及它們的價格。 NO10《中國古代科學家》紀念郵票 這套郵票是為了紀念古代我國科學家而發行的,目前市值已經達到了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