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關一次云龍郵票又稱海關大龍郵票,俗稱“大龍票”。分三期印制發行,分別稱“薄紙大龍”、“闊邊大龍”和“厚紙大龍”。初印者齒孔光潔,稱厚紙光齒大龍票;后期齒孔毛糙不光潔,稱為厚紙毛齒大龍票。
清代大龍郵票是我國第一次發行的郵票,這套郵票一共只有三枚,在它的正面位置我們可以看到它融入的乃是大清皇室的權威最大象征,也就是蟠龍的圖案,它是以五爪蟠龍的造型作為呈現的,它還融入了云彩水浪的點綴,不同的郵票雖然設計一樣,但是它們的顏色和對應的面額則是不同的,一分銀乃是綠色的,三分銀乃是紅色的,而五分銀乃是桔黃色的。在正面上方的位置有著英文字母CHINA的字樣,在下方則標有CANDARIN(S)的字樣。
雖然一般現在大家都是以三枚一起一整套收藏清代大龍郵票,但是如果真的將三枚分開來看的話不難發現,其實不同郵票對應的價值是有明顯區分的,相對來說,萬年有象的類別最為珍貴,另外兩幅分別為云龍和寶塔圖。為什么萬年有象更珍貴?主要是因為它的設計似乎更具有皇室的威嚴、權威性,雙目瞪圓的蟠龍,栩栩如生的五個爪子,這些都代表著它的不平凡。
海關一次云龍郵票又稱海關大龍郵票,俗稱“大龍票”。
1866年我國清代海關兼辦郵政,1878年擴大辦理郵務,同年發行海關一次云龍郵票。郵票票面上印有“大清郵政局”字樣,是我國第一套郵票。全套共3枚,面值以銀兩為單位:一分銀(綠)、三分銀(暗紅)、五分(桔黃)。郵票主圖為蟠龍,襯以云彩水浪。圖幅為22.5x25.5毫米。齒孔度數為12.5。雕刻銅版凸印,上海海關造冊處印刷廠承印。分三期印制發行,分別稱“薄紙大龍”、“闊邊大龍”和“厚紙大龍”。薄紙大龍發行日期:1878.7-9(光緒四年)
闊邊大龍郵票亦稱薄紙闊紙大龍票
1882年第二期發行的海關一次云龍郵票。紙質同第一期,唯五分銀用薄型書寫紙印制,容易脆裂。齒槽寬至4.5毫米。一分銀、二分銀全張郵票枚數為3x5=15;枚五分銀仍然為5x5=25枚。“闊邊黃五分銀”25枚全張新票存世僅一張,為我國早期郵票中著名珍品。闊邊大龍發行日期:1882(光緒八年)
厚紙大龍郵票1883年第三期發行的海關一次云龍郵票
紙質較厚而不透明。因版模有損,圖案不如前兩期清晰。全張郵票枚數改為4x5=20。初印者齒孔光潔,稱厚紙光齒大龍票;后期齒孔毛糙不光潔,稱為厚紙毛齒大龍票。厚紙大龍發行日期:1883(光緒九年)
目前,清代大龍郵票最新回收價格在1000元-5000元之間,具體價格還是要根據保存至今的郵票票面質量而定。
編78,8分,“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組”。 編79,8分,“機動水稻插秧機”。 相關閱讀: 編號郵票發行期間,我國的集郵活動尚未恢復,集郵的全面復蘇是在1978年以后。
例如,近年來,在收藏市場上變得流行的雞年郵票,以及雞年郵票價格的最新趨勢相當令人滿意。而且雞年郵票的設計可謂是色彩斑斕,它很好的將雄雞的氣勢給展現出來。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首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從北坡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的偉大壯舉。
在對票中人物神情的刻畫上,注重體現黃梅戲名家神韻的面部表情,設計者通過參考著名表演藝術家演出的影像資料,不斷對人物五官進行修改,令3枚票中5個人物眉目傳神,生動形象。
中國郵政定于2015年8月20日發行《鴛鴦》特種郵票1套1枚。郵政部門把發行時間定在農歷七月初七,其用意明顯是為了突出“鴛鴦”的“美好愛情”這個比喻意義。
T144杭州西湖郵票 真偽鑒別
T144杭州西湖郵票屬于特種郵票,隨著時間的推移,T144杭州西湖郵票現在的市場行情還是不錯的。真品“西”、“湖”兩字,自然而充滿氣韻,更顯中國書法剛柔相濟的靈秀之美。贗品“西”、“湖”兩字與日期字釘間距很小,上下位置與字釘持平。
T135馬王堆漢墓帛畫郵票 T135馬王堆郵票圖片
3枚郵票所展現的分別是馬王堆漢墓帛畫的三個部分。這些文物品類之多,保存之完好,均為考古發掘之罕見,對研究西漢初期的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情況,提供了可靠的物證。
桃花小版 桃花小版郵票價格收藏價值
桃花小版特種郵票該郵票一套共12枚,面值共計13.9元,這是中國郵政近來來首次發行大全套。此次的《桃花小版》特種郵票是中國郵政繼發行梅花、玉蘭花、杜鵑花等系列花卉郵票之后枚數最多的一次,還未發行就受郵迷們的關注、喜愛與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