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0.4.13,影寫版,有背膠。此后不久,鑒真逝世,享年76歲。所以后世對于鑒真和尚的堅韌意志以及留下來的奉獻精神一直都代代傳誦,并且成為了中日文化史上的佳話。
1980.4.13,影寫版,有背膠。孫傳哲。北京郵票廠。
3-1、3-3: P11*11.5, 40*30mm,50(5*10)。
3-2: P11.5*11, 30*40mm,50(10*5)。
3-1為“揚州鑒真紀念堂”,以寫實的手法繪錄下這座紀念堂的外廊和前面的草坪,表明中國人民仍懷念這位偉大的文化使者。
3-2為“鑒真大師像”。
3-3為“鑒真東渡船”,重現了鑒真東渡日本的艱難情景。當時中國航海技術還不發達,東渡日本并非易事。據記載,唐天寶元年(724年),應日僧榮睿和普照的邀請,鑒真開始東渡日本,十一年里他曾五次受挫折,由于長期奔波,積勞成疾,雙目失明,但他仍不動搖。鑒真和尚的堅韌意志和獻身精神,成為中日文化史上的佳話。
鑒真(688—763),本姓淳于,揚州江陰(今江蘇揚州市)人。中國唐代高僧。自幼出家,14歲住揚州大明寺,后到長安、洛陽游學深造。他宣揚“戒律”,精通“三學三乘”,對佛經有很深造詣。他26歲開始講授戒律,46歲即獲“授戒大師”稱號。唐朝時,中國與日本文化貿易交流十分頻繁,日本派出一批遣唐使到唐朝的京都——長安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唐朝也有一些仁人志士東渡日本,傳授中國文化和文明,鑒真和尚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對中日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公元763年春,鑒真的日本弟子們為他雕塑了一尊與真人同樣大小的乾漆坐像。此后不久,鑒真逝世,享年76歲。
1980年,日本佛教界友好人士將供奉于奈良市唐招寺的鑒真大師像運回中國巡展。為了慶祝這一友好行動,中國郵電部于1980年4月13日發行了這套《鑒真大師像回國巡展》郵票。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0年4月13日,展現出來的是鑒真大師像回國巡展,該郵票共有三幅圖畫分別為揚州鑒真紀念堂以及鑒真大師像和鑒真東渡船,從圖中可以看出揚州鑒真紀念堂的建筑頗具中國古典特色給人一種非常大氣蓬勃的感受,同時鑒真東渡船也重現了鑒真東渡日本的艱難場景,雖然在當時我國的航海技術還不夠發達,所以東渡日本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雖然鑒真大師東渡日本的時候遭受到了一系列的挫折,同時由于長期的勞累奔波造成雙目失明,但是他堅強的意志仍沒有動搖他東渡的決心。所以后世對于鑒真和尚的堅韌意志以及留下來的奉獻精神一直都代代傳誦,并且成為了中日文化史上的佳話。
這枚郵票發行于1991年5月10日,為中國的影寫版郵票,齒孔數為P11×11.5,大小為40mm×30mm。
7-1為“男子團體冠軍斯韋思林杯”。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1年6月30日,屬于中國乒乓球隊榮獲7項世界冠軍紀念郵票,該郵票共有七幅圖畫分別為7座不同的獎杯,充分的展現出了我國在這次比賽中所獲得的殊榮,同時也展現出了我國體育運動文化事業的發展。
本套郵票發行共6枚。 投資分析:石油對于中國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促進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激勵人民發展石油工業的斗志,中國發行了T19 發展中的石油工業郵票。這組郵票發行于1978年1月31日,是中國發行十分早的郵票,十分有收藏價值。
相比來說,中國的消防官兵便已經是天使了,他曾經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為了表達了對他們的感激之情,中國發行了T76 消防郵票。整組郵票出自于印刷過眾多知名郵票的北京郵票廠,紙質細膩,字跡清晰,十分值得各位郵票收藏家收藏。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5年7月19日紀念了徐悲鴻誕生90周年該郵票共有兩幅圖畫分別為徐悲鴻自畫像以及徐悲鴻在作畫時的場景,從圖中可以看出人物的描寫非常生動形象,給人展現出了一代繪畫藝術天才的風范。
整組郵票制作也十分的精致,出自于只做過眾多知名郵票的北京郵票廠之手,值得收藏。
J69 世界電信日──電信與衛生
1981.5.17,影寫版。1968年,該聯盟第二十三屆行政理事會作出決定,將其成立日——5月17日定為“世界電信日”。從第二年起,每年5月17日,各會員國均開展紀念活動。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1年5月17日,表達的是世界電信日―電信與衛生。
T54 荷花郵票
8分,白蓮,1500萬枚。它的出生并沒有影響到它自身發光發亮,這種精神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學習的。為了鼓勵人們學習荷花的精神,中國發行了T54 荷花郵票。整組郵票出自于中國著名的郵票設計大師陳曉聰之手,由北京郵票廠印刷質量精致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