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55年五分原光開門幣,收藏價值已經開始飛躍。硬幣原光是指鑄造出來之后,從未在市場上進行流通的硬幣,硬幣的表層保持著最初形態,未經任何磨損污漬的原始光澤。它的正面是一個麥穗的形狀,后面則是國徽的形狀。
1955年5分是我國第一次發行的硬分幣首發幣,同時也是我國硬分幣的五大珍品之一,而且1955年5分幣面的圖案是獨創的高浮雕設計,而且也經過了鏡面拋光,論其漂亮程度可以說是無出其右。由于是因鋁銅合金材質比較柔軟還有易氧化的特性,再經過了幾十年的沉淀還有風化,可與完美保存下來的1955年5分也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所以1955年5分的價值也慢慢凸顯出來。下面就和大家了解下1955年5分硬幣價格表,分析1955年5分價值。
1955年的5分硬幣,是最早發行的1個年份,也就是首次發行時所發行的年份,這個年份的5分硬幣,如今并不多見,畢竟它距今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雖然在很多人家中能找出這個年份的5分硬幣出來,但是它們的品種你是否了解呢,在收藏行業里面,5分硬幣的收藏價值跟品相是有關的,據了解1955年5分硬幣,如今在收藏市場上能賣到690元。
1955年五分原光開門幣,收藏價值已經開始飛躍。硬幣原光是指鑄造出來之后,從未在市場上進行流通的硬幣,硬幣的表層保持著最初形態,未經任何磨損污漬的原始光澤。它的正面是一個麥穗的形狀,后面則是國徽的形狀。
1955年5分硬幣價格表
品種 價格 品種 價格 品種 價格
1955年一分 250 1955年二分 未發行 1955年五分 380
1956年一分 400 1956年二分 400 1956年五分 180
1957年一分 400 1957年二分 未發行 1957年五分 300
1958年一分 200 1958年二分 未發行 1958年五分 未發行
1959年一分 170 1959年二分 100 1959年五分 未發行
1960年一分 未發 1960年二分 100 1960年五分 未發行
1961年一分 50 1961年二分 80 1961年五分 未發行
1962年一分 未發 1962年二分 100 1962年五分 未發行
1963年一分 200 1963年二分 50 1963年五分 未發行
1964年一分 150 1964年二分 50 1964年五分 未發行
1965-70年 未發 1965-70年 未發行 1965-70年 未發行
我們要根據年份發行背景以及品相來判斷,第三套人民幣發行的金屬流通幣尚屬于試驗階段,相較于第四套人民幣和第五套人民幣發行量少了很多,再加上1980年2角硬幣首枚便是關門幣的獨一無二特性,1980年2角硬幣一度被熱炒上十萬元,不過這只是個虛價。
1976年伍分硬幣是中國人民銀行1976年發行,面值為5分,硬幣呈圓形,有齒輪,重1.6克,直徑24毫米,厚1.8毫米。1976年伍分硬幣的正面圖案為國名和國徽,背面圖案為麥穗、面值和發行年份組成。
幣正面為梅花圖案,面值黑體字"5角"("5"為空心字,中以橫紋填滿。幣外周柱面間斷鑄有6段直齒,每段8條。外緣內有圓點組成之圓圈,使幣面顯得更美觀。背面圖案為國徽、宋體漢字"中華人民共和國"、"ZHONGHUARENMINGONGHEGUO"、阿拉伯數字年號。整套11枚整體價格要略高于單枚價格。
民國硬幣種類繁多,其中有價值數萬甚至十余萬的珍貴銀元,也不乏價值略低,幾百元之多的銀元。但無論價格高低,民國硬幣其做承載的民國歷史揮之不去,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在我國貨幣發展的過程中,有一些貨幣注定了在經歷了流通之后,是需要退市的。 1956年2分硬幣正面有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以及我國國徽圖樣,反面環繞麥穗圖案,標注“2分”的幣額面值、“1956年”的發行年份。
接下來我們探究一下嘉慶通寶硬幣價格,讓更多沒有經驗的收藏愛好者對這種古錢幣有所了解。關于嘉慶通寶硬幣價格,不同版別價格也是不一樣的。鑒于此,對于嘉慶通寶圖片及價格的收集過程中大家應該要注意甄別,避免將這些不同價格的嘉慶通寶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