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泰和重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泰和重寶”是金章宗于泰和四年始鑄的青銅錢。“泰和重寶”就錢文而言,有玉箸篆和瘦金體之分,猶有北宋宣政之余風。 “泰和重寶”是金朝第六個皇帝金章宗完顏璟鑄造的。絲毫也不亞于同一時期的兩宋。
泰和重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泰和重寶”是金章宗于泰和四年(204)始鑄的青銅錢。據《金史·食貨志》載:“泰和四年八月鑄大錢,一值十,篆書曰‘泰和重寶’與鈔參行。”自公元1115年太祖完顏阿骨打建國以來,金代在長達40余年里沒有本朝的貨幣,不斷沿用遼宋舊錢,“泰和”錢的鑄造,方便了貨幣交流,促進了商品流通。“泰和重寶”就錢文而言,有玉箸篆和瘦金體之分,猶有北宋宣政之余風。“泰和”寓意祥和、吉利,安泰和順、有國泰民安的意味。用來寄予人們良好的祝福。
“泰和重寶”是金朝第六個皇帝金章宗完顏璟鑄造的。金人占領中原后,雖有自己的文字,但受漢族先進文化的影響,漢化程度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加上金宋貿易頻繁,所以金代所鑄錢幣,基本都用漢文。這些錢幣非常精美,技術水平很高,銅質優良,體態渾厚,制作精美。字體為篆字體,精純典雅,分別位于四出紋之間,布局規矩協調;后背四出紋間無字。幣邊圓廓正,地章坦平,幣面字廓、四出線條深綴如刀刻,毫無粘連,與書載一致。中四棱孔橫直豎立,規范端莊,美不勝收。絲毫也不亞于同一時期的兩宋。
泰和重寶有幾種版別?我們可以通過以下訊息了解一下。泰和重寶銅質優良,體態渾厚,制作精美。
據悉那些見過泰和重寶真面目的人都會對它的精致做工驚嘆不已。同時在錢幣的正面印有“泰和重寶”,這四個字的篆書體,可謂是非常的美觀,同時呢泰和重寶還是歷代歷史學家們所熱衷收藏的珍貴歷史文物。 泰和重寶銅質優良,體態渾厚,制作精美。
并正式發動全面滅遼戰爭。在阿骨打稱帝首頒“收國”年號后,即依自古之習鑄錢宣示政權建立,由此拉開了金代鑄錢的大幕。由于金代乃緊接遼之后,故其鑄錢行錢難免不受遼之影響。由此可見,其鈔值用“貫”而非遼代之“千文”,可謂有根有據。
另外“泰和重寶”有大小樣及闊緣窄緣等版式多種,錢徑4.5厘米至5.2厘米,重16克至20克。專家提醒藏友留意的是:市場上流傳的“泰和重寶”贗品較多,請務必仔細鑒別分辨。
泰和重寶銅質優良,體態渾厚,制作精美。
錢文篆書,直讀,有當十大、小兩式。錢文是文學、書法大家黨懷英手書,字體清純典雅,精美異常,素為歷代藏家所珍愛。 泰和重寶,直徑為4.3CM,重量:20.2G。
泰和重寶圖片及價格 泰和重寶市場價值分析
據悉那些見過泰和重寶真面目的人都會對它的精致做工驚嘆不已。普通泰和重寶折十篆書存世較多見,但因鑄工精美,頗受市場歡迎,目前市場價格在5000元左右,極美品已有了3萬元的成交價格。
泰和重寶的價格是多少 泰和重寶收藏價值分析
“泰和”是金章宗完顏王景于1201年改的第三個年號,此年號共用8年,章宗在位19年,于泰和8年病逝,享年41歲。章宗統治時期,金朝進入經濟繁榮期。只有篆書當十泰和重寶數量較多。就拿泰和重寶來說,廓細肉深,篆如玉筋。